学校要闻

青春扎根八桂大地 实践书写责任担当 ​——学校2025暑期“三下乡” 活动回眸

来源:校团委 发布时间:2025-08-18点击数:

当盛夏的阳光洒满壮乡大地,我校的青年学子们带着热忱与理想,踏上了 2025 年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的征程。学校紧跟团中央和团区委的决策部署,共组建 21 支“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伍,256 名师生踊跃参与,分别奔赴玉林、河池、贵港、贺州、南宁、钦州、防城港、柳州、崇左等市县,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促进乡村振兴、社会服务践行等五大主题开展实践活动。

粮安宣讲进万家 戍边精神燃青春

实践团队分别深入乡村宣讲知识、聆听老兵故事,以行动传递责任与担当。7月10日至16日,学校“禾”你有约,“粮”心守护”粮食安全科普与助农宣讲服务团团队成员们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政策、科学储粮方法、节约粮食意义及农业生产技术等内容,通过发放节粮宣传手册、现场答疑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新县福隆乡平良村、营旺村村民讲解这些知识,引导大家树立“爱粮、惜粮、护粮”的意识。此次宣讲有效提升了村民对粮食安全的认知度。

图为“‘禾’你有约,‘粮’心守护”服务团成员帮村民摘玉米

会计学院“‘爱店’同筑梦,‘桂青’有兴承”实践团走进崇左爱店镇那逢屯,聆听边防老兵讲述着他们抵御外寇、守护家园的英勇事迹。那一段段烽火岁月,如同一把把重锤,重重地敲击在每一位成员的心上。大家眼眶湿润,心潮似浪涛般汹涌澎湃。一位成员感慨道:“从他们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共产党员’这四个字背后的责任与担当。”大家立下誓言,要以所学反哺乡村,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图为“‘爱店’同筑梦,‘桂青’有兴承”实践团探访抗战老兵居所

瑶乡非遗燃薪火 邕州技艺润民心

从瑶乡非遗传承到社区文化浸润,学校团队成员以敬畏之心探寻文脉。经贸与康旅学院 “巴马逐光青春筑梦实践队” 深入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走进祝著节文化馆与非遗传承人蒙灵老先生促膝长谈。老先生生动再现了节日里欢歌盛舞的热闹盛况,用悠扬的瑶语吟唱传递 “感恩”“敬长” 的文化密码。队员们在古老歌声中触摸到瑶族文化千年未熄的温度,更读懂了传承人坚守的热忱,这份触动化为保护非遗、传承文脉的坚定决心。

图为村干部带领实践队员参观祝著节文化馆

校团委“寻‘邕’记中华文化传承实践服务团”活跃于南宁市新竹社区、安吉路社区及和平解放社区,开展了三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投壶、抛绣球等传统游戏焕发新生,吸引各年龄段居民参与;民族服饰体验区让参与者感受多民族文化魅力;漆扇绘制和扎染工作坊则激发了青年人的创新热情。此次活动共服务人数高达2000人次,整理口述史资料3万余字,拍摄宣传视频5条。成功架起了传承中华文脉的文化桥梁。

图为团队与三个社区开展居民体验活动

专业赋能促实践  乡村振兴见实效

发挥专业所长,多支团队以艺术、科技、多学科协同之力,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一‘糯’千金团队”、“青禾‘绘’彩,粮安童知”社会服务践行队、“壮蜜绘新•非遗生香”艺述绘青年志愿服务队三支团队深入村落,以艺术为媒,创作了一系列反映乡村特色的墙绘,三支团队活动共累计帮扶村民400余人,完成墙绘项目9处,开展非遗体验活动4场,参与村民广泛,社会反响良好,更潜移默化地凝聚起村民的精神力量,让乡村在文化浸润中焕发勃勃生机。

图为“数字香糯·文化乡村”上思县佛子村农文旅融合创新实践活动香糯文化墙绘过程

图为青禾‘绘’彩,粮安童知”社会服务践行团绘画过程

图为“壮蜜绘新•非遗生香”艺述绘青年志愿服务队队员们在完成墙绘制作

财金学院“数智赋能‘香’韵橘红” 实践团则扎根玉林市水亭村,以科技为笔书写乡村产业振兴答卷。他们围绕农村产业发展深耕调研,凭借专业的数据分析能力为当地产业发展精准 “把脉”、建言献策。团队足迹遍布广西顶峰香料、韦丹迪玉香辛料等多家代表性企业,更与水亭村党群服务中心达成结对共建,累计对接农户 100 户,帮扶村民 100 余人次,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青春动能。

图为“数智赋能‘香’韵橘红,助力水亭乡村振兴” 实践团参观橘红种植基地

人工智能学院 “乡” 约盛夏实践队赴南宁市青秀区刘圩镇那床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队员组成 “数字赋能专项小组”,扎根村委会开展精准化技术服务,用专业能力帮助基层破解办公难题。针对村委会长期面临的电脑卡顿顽疾,队员们逐台排查 6 台办公电脑的硬件配置与软件环境,通过系统深度清理、启动项优化等全流程维护操作,成功解决设备运行卡顿问题,让老旧电脑重新恢复流畅性能。同时,结合村委 14 名工作人员的日常办公场景,专项小组量身定制常用软件操作课程,进行 “手把手” 教学指导,帮助村干部快速掌握实用技能。此次技术服务不仅彻底解决了困扰村级组织的设备故障,更切实提升了那床村村委会的办公效率与数字化治理水平,为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筑牢技术根基。

图为“乡”约盛夏实践团对办公电脑进行优化与维护

守护童心传温情 青春力量向未来

聚焦乡村儿童成长,实践团以陪伴、辅导与关爱,为孩子们撑起温暖天空,播撒成长力量。粮油与管理学院 “荷星粮安”“青心之约” 团队则将温暖洒向乡村的未来 —— 他们走进小学,以“专业赋能+温情陪伴”为核心,通过学业辅导、心理教育、团体辅导和科技启蒙等形式,为留守儿童提供多元化服务。此外,团队还开展了急救培训、反诈宣传、政策科普、电商助农等活动,增强儿童和村民的安全意识。

图为“点亮荷城留守星光,暖心洒播粮安种子”社会服务践行团进行海姆立克急救培训

学生工作处心理中心“守护童心 青春‘童’行”青芽志愿服务队,奔赴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篁竹村小学,依托学校与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教育协作基础,制定了《加深认识、建立小组》、《促进交流、学会合作》和《感受信任、深化友谊》三个系统化的体验式素质拓展活动项目,共十二个活动内容的方案,小朋友们现学现用,通过真诚的自我介绍互相认识等活动,有效激发他们的人际交往兴趣。

图为团队 《感受信任、深化友谊》项目正在开展盲行取物活动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我校青年学子们实地触摸到乡村振兴的鲜活脉动,更让他们深切感悟到新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之重与担当之要。未来,他们将继续深耕八桂大地,把青春理想熔铸于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能量。

作者/一审:韦李顺

编辑/二审:冯金凤

审签/三审:朱 焰

上一条: 学校召开第二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组团式”教育帮扶工作总结暨第三批帮扶教育人才派驻动员部署会

下一条: 学校党委副书记安仲文率队赴崇左市、百色市开展校友走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