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教师节专题】匠心育桃李,温暖铸师魂——记学校教学名师莫小芳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5-09-10点击数:

在学校经贸与康旅学院的实训室里,莫小芳老师正耐心地指导学生进行餐巾折花训练。她声音温和,动作娴熟,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深厚的专业功底与教学热忱。从教18年,她早已将“教师”二字融入生命,成为无数学生职业生涯的引路人。

莫小芳,副教授,2025年学校教学名师,经贸与康旅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带头人,获省部级以上教学奖励10余项,2022年自治区课程思政示范课负责人。她以匠心践行职教使命,以温暖点亮学生未来。

初心如磐:偶然与必然的选择

“我选择当老师,是‘偶然’也是‘必然’。”莫小芳笑着说。她的父亲和两个姐姐都是教师,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下,她从小就觉得“能点亮别人”的职业特别有意义。研究生毕业后,她毫不犹豫地选择成为一名职教教师。

更让她坚定这一选择的,是那些与学生们相处的细微瞬间:帮助实训时紧张到手抖的学生稳住托盘,陪困惑迷茫的孩子找到职业方向,看着他们从“我不行”变成“我能行”。她说:“教师的价值不在名利,而在这些‘被需要’‘被认可’的瞬间。”

“老师,是您让我知道,我也能发光。您就像我妈妈一样。”学生的一句话,让莫小芳铭记至今。“有时候,我们多一点耐心,多一份关注,就能帮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

教学理念:学得会、用得上、有底气

莫小芳的教学理念朴实而有力:“让学生‘学得会、用得上、有底气’。” 她认为,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安身立命的技能。

她的课堂往往是“沉浸式”的:她不爱念PPT,更愿把教室变成“职场模拟场”。教餐饮服务,就比赛摆台速度与规范;讲前厅接待,就设置“证件丢失”“预订出错”等难题,让学生分组找解决方案。她常常在学生操作时突然提问:“左撇子客人该怎么调整刀叉?”以此引导学生跳出定式,站在客人角度思考。

(莫小芳指导学生开展技能训练)

“高职生的优势不在背书,而在动手能力与灵活思维。”莫小芳说,“这种教学虽然没那么‘讲究’,却能让学生毕业时心里有底、手上有活。”

此外,在她的带领下,团队先后完成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1+X证书试点等项目,建设多门在线精品课程和资源库,编写活页式教材,打造“岗课赛证”融通课程体系。近年来,她指导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二十余项,培养专升本学生百余人。

(莫小芳担任职业技能竞赛裁判)

挑战与创新:让教学与行业“同频共振”

职业教育最大的挑战之一,是行业发展迅猛,但教学内容相对滞后。“课本还在教人工登记,酒店早已用上智能入住终端。我们练传统客房服务,企业已用机器人送物。”莫小芳说。

为克服这一问题,她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动态更新”三管齐下。每个假期,她都去合作企业跟岗学习,把最新的“岗位标准”带回课堂,改成教学案例。邀请企业技术骨干来校授课,带学生做真实项目。建立“动态案例库”,每月与酒店更新案例,引入“宠物客房服务”“老年人入住关怀”等新场景。

她还创新地在课堂上推出“服务失误复盘会”,鼓励学生把实训中搞砸的事写成案例,集体讨论解决。“错一次比对十次记得牢。”有学生这样感慨。

如今,她所培养的学生在基础岗位上基本能做到“无缝衔接”上岗。企业HR反馈:“你们的学生来了就能上岗。”这正是莫小芳教学创新的价值体现。

莫小芳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成果显著。她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教改课题,获广西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等荣誉;担任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评委、广西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专家;主持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

(莫小芳开展社会服务讲座)

(莫小芳给外国友人讲授中国传统茶文化)

温暖故事:教育是“暖人心”的事业

尽管荣誉等身,她最珍视的仍是学生的成长。“看着他们从懵懂走向成熟,比任何荣誉都珍贵。”

在莫小芳看来,教师不只是“教技能”,更是“暖人心”。

回忆多年的教学生涯,其中一位叫小宁的学生让她印象深刻,小宁性格内向,因家庭变故自卑退缩。莫小芳没有讲大道理,而是悄悄观察,发现她动手能力极强。于是有意识让她做示范、帮助同学,逐渐帮她建立自信。后来,小宁不仅技能突出,还竞选班长、参加技能比赛,最终专升本、考研成功。

酒店15级专业的学生启将,曾因打翻红酒而逃避实训,认为自己 “天生不是干服务的料”。莫小芳发现他擅长餐巾折花,便创造机会让他展示才华。之后在为企业承办的开业晚宴服务中,他根据客人爱好书法的兴趣,折出“毛笔”餐巾,配着砚台造型的餐具,受到客人的当场好评,如今已自主创业,开设民宿。

“转变的关键,是让他在自己擅长的地方,看见服务的价值,从而对职业产生自豪感,激励自己不断进步。”莫小芳说。

展望未来:期待职教更接地气、更有活力

对未来,莫小芳有两个期待:对学生,希望他们有一技之长、工匠精神以及敢闯敢试、扛住挫折的毅力。希望他们不管学酒店还是其他专业,都能把技能练到 “精”。职场不会一帆风顺,希望他们能像在实训课上那样:摆错了就重新来,接待被投诉就调整方法,永远有 “再来一次” 的勇气。

对职业教育,希望“更接地气、更有活力”,向着校企深度融合,学生有更多“出彩的机会”的方向发展。如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平台,让学生明白 “读职校也能有大出息”。


(莫小芳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莫小芳说,最特别的感受不是“被祝福”,而是“被记起”。手机里会收到毕业生的消息,有的说 “老师,我升职了”,有的说 “老师,我创业开店了”。毕业生的消息、学生的回访,都是她最大的安慰。她想对学生说:“别忘当初练技能的‘较真’,遇到困难别退缩,常回来看看。你们的成长,就是我最好的教师节礼物。”

在18年的执教生涯中,莫小芳始终将自己视为“守门人”与“引路人”。时光流转,行业变革,她对教学的热忱、对学生的责任、对专业的热爱却始终如一,愈发醇厚。她将继续以智慧为舟、以仁爱为帆,助力更多学子在人生道路上乘风破浪,驶向充满无限可能的职业航程。

作者/一审:夏 姚

编辑/二审:冯金凤

审签/三审:王卫兰

上一条: 【教师节专题】师言心语:聆听师者心路,感悟育人情怀 ——访2025年学校教学能手

下一条: 【教师节专题】厚植工匠之魂,精育时代新人 ——记广西模范教师、广西技术能手张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