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教师节专题】师言心语:聆听师者心路,感悟育人情怀 ——访2025年学校教学能手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5-09-10点击数:

教学能手,是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明灯。他们,守护学生心灵,启迪学生的无限智慧;他们,教学艺术精湛,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点燃学生的求知火花。他们,对教育事业有着真诚的热忱,对学生有着真挚的关爱,是教书育人的“大先生”,是学业路上的“启明星”。

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有幸邀请到学校2025年教学能手——吕周、刘双、马佳媛、谢容坤四位老师,请他们分享那些在岁月中沉淀下的育人心路与智慧。这里有他们的教育初心,他们宝贵的课堂经验,更有他们独特的育人见解。这些源自实践的思考,闪耀着师者仁心的熠熠光辉。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共同感受那份源于热爱、成于坚守的师者情怀。

吕  周

从教感悟:

作为一名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我的初心,始于对“美”的信仰与传播的渴望。我始终认为,教育的本质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唤醒与人格的塑造。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我希望能引导学生不仅掌握专业技能,更能够发现美、理解美、创造美,从而涵养性情、启迪心智,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使命。

艺术设计教育不仅是技术的训练,更是审美素养与创新思维的培育。我注重将课程与思政融合、与时代接轨,通过项目式教学、以赛促教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设计的温度与价值。我指导他们参与各类专业竞赛,不是只为获奖,更是为了让他们在真实项目中锻炼综合能力,树立文化自信,增强社会责任。

我深信,美育是关乎“人”的教育。在课堂中,我不仅传授软件操作与设计法则,更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怀社会,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的灵感,用设计传递积极价值观,彰显文化自信,肩负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我希望他们成为有审美、有情怀、有担当的设计师,能够用作品温暖人、影响人、改变人。

从教以来,我始终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个性、激发潜能。未来,我将继续坚守教学一线,不断探索艺术教育与美育融合的新路径,努力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者、陪伴者和点亮者,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优秀设计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任教二级学院:

智慧设计学院

主要授课课程:

《字体与版式设计》《图形创意》《标志与VI设计》

主要荣誉:

1.2019年广西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微课赛项二等奖

2.2020年第十九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三等奖

3.2025年广西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课堂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

4.2019年学校优秀教育工作者

5.2021年学校2020-2021学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6.2023年学校2022-2023学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7.2024年学校优秀教师

8.2024年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一等奖

9.2024年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

10.2025年学校教学能手

刘   双

从教感悟:

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的重任,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我的教育初心清晰且坚定——培养契合国家战略、对接广西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让学生手握过硬技能,成为推动八桂大地发展的实用力量。

从“心”出发,着重铸魂育人。立足国家战略与区域需求夯实立德树人根基,将“为国家育人才、为家乡谋发展” 融入课堂,引导学生树立“技能报国、服务八桂”的职业理想;把诚信、创新、协作等职业素养纳入评价,确保学生“德技并修”,为区域经济注入有温度的人才力量。

其次聚焦技能育人。围绕广西产业需求,以“岗课赛证” 为核心路径,联合企业研究岗位技能要求与规范,将真实生产项目、技术难题融入教学,把核心技能、安全规范、质量意识转化为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技能 “能用、管用、好用”,缩短校园到岗位的适应周期。

最后注重学生发展。践行“以需定教”,紧跟广西产业变革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服务家乡意识。我坚信,以国家战略、广西产业为导向,必能实现高职教育“育人” 与“兴桂”的统一,这是我不变的追求。

任教二级学院:

经贸与康旅学院

主要授课课程:

《市场营销实务》《直播营销与运营》《1+x数字营销技术应用》《创业基础》

主要荣誉:

1.2024年自治区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三等奖

2.2023年学校课程思政比赛一等奖

3.学校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

4.2024年学校教学技能大赛比赛一等奖

5.指导学生参加技能比赛,共获得国家级奖项1项,自治区级金奖3项,自治区以上奖项28项

6.2025年学校教学能手

马佳媛

从教感悟:

又至教师节,站在熟悉的讲台前,看着教材上密密麻麻的标注,心中关于教育“初心”的认知愈发清晰。作为粮油食品相关专业的教师,我的初心,始终扎根于专业传承与育人责任的土壤里。

求学时,实验室里对微生物转化、大分子结构解析的探索,让我深知科学研究既需严谨的科学精神,也承载着民生福祉。如今执教,这份初心化作日常。为让学生理解抽象的专业知识,我将主持的“油茶多糖的分子结构与生物活性研究”项目中的案例融入课堂,用科研实践反哺教学;为提升教学效果,反复打磨微课、精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扎实掌握专业技能。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大赛时,从工艺优化到数据论证,我始终强调“食品人的严谨”——每一个参数都关乎产品质量,每一项技术都连着百姓餐桌,这份责任必须深植学生心中。

回望执教路,初心从未偏移。往后我仍会坚守讲台与实验室,以食品为桥,陪学生在探索中读懂 “专业即责任” 的深意,让每个走出课堂的学生,都能成为懂技术、有担当的食品人。

任教二级学院:

粮油与管理学院

主要授课课程:

《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微生物基础》《食品加工技术》

主要荣誉:

1.2024年指导学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数广集团杯”广西赛区选拔赛铜奖

2.2024年广西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

4.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

5.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

3.2025年获学校教学能手称号

谢容坤

从教感悟: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回顾自己的教育历程,我对教师的初心使命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的塑造、人格的完善。在日常教学中,我注重挖掘学科中的思政元素,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融入每一堂课,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社会责任感。当同学们遇到挫折、情绪低落时,我会耐心倾听他们的烦恼,用真诚的鼓励驱散他们心头的阴霾,用坚定的支持帮他们重新挺直脊梁,让他们有勇气直面学习与生活里的风浪。而在这样的陪伴与守护中,我也在学生的成长里收获了教育的初心与力量,真正读懂“双向奔赴”的深意。

在课堂上,我始终以教育家精神为标尺,致力于营造积极活跃、开放包容的教学氛围:既鼓励学生勇敢直面复杂难题,在拆解问题、攻克难关的过程中锤炼专业技能,实现“强技”的目标;也支持他们大胆表达新奇想法,在思维碰撞、探索求证中激发创新潜能,完成“铸魂”的升华。无论是复杂的难题,还是新奇的想法,我都认真倾听,用引导代替灌输,用启发代替说教,让同学们在主动探索中找到答案,在深度思考中爱上知识。

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中,我将继续坚守初心,践行育人使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扎实的工作,为同学们的成长铺路、为职业理想搭桥,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负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任教二级学院:

经贸与康旅学院

主要授课课程:

《网店运营》《客户服务》《农产品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仓储与物流》《市场营销》《军事理论》等课程

主要荣誉:

1.广西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师教学竞赛(决赛)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2.2024年广西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课堂教学比赛获三等奖

3.指导学生参加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高职组二等奖2项

4.2024年自治区教育系统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一融双高”创新典型案例二等奖

5.2025年学校教学能手

6.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

7.2021年度学校优秀教育工作者

8.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三等奖

9.2021年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获三等奖

10.2025年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作者/一审:冯金凤

编辑/二审:夏 姚

审签/三审:王卫兰

上一条: 学校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第41个教师节庆祝大会

下一条: 【教师节专题】匠心育桃李,温暖铸师魂——记学校教学名师莫小芳